二月生长,三月还田,经过两个月的旺盛期后,在湖北利川市的烟田里,1万亩绿肥逐渐翻耕入田,在轰隆的机械声中化作春泥,为烟田注入新的生机。
“连续三年种植绿肥,土壤更疏松了,病虫害也少了,烟叶质量明显提升。”3月26日,南坪乡营上村烟农牟金美站在田埂边,望着刚刚翻耕的烟田,满脸喜悦地说。他告诉笔者,每年种植烟叶30亩左右,种植绿肥的烟田与未种植的相比较有明显的区别,改良后的土壤肥力更足,烟叶长势好,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经济效益也得到提高。
据了解,近年来利川市烟草专卖局为改良土壤、培育地力,以土壤保育打出“组合拳”,在石漠化治理、冬耕冻伐等科技实施的基础上,采取绿肥种植、烟菜轮作还田等技术,着力将酸化耕地向沃土转变,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在黔西南采购10吨优良绿肥品种无偿提供给烟农,推广种植面积达1万亩。绿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增加烟田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酸化,减轻土壤病害的传播。”利川市烟草专卖局生产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利川烟区绿植入田改良土壤已成为烟区老百姓的共识。除种植绿肥外,观赏油菜、食用蔬菜也成为还田改良增效的主要途径,烟农烟菜轮作达2万亩。
汪营镇种植大户谭立勇算了一笔账,采用春季种烟、冬季种菜的轮作模式,每亩能增加1000元收入。蔬菜收获后,菜兜就会再发芽生长,在三月翻耕入田后不仅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而且在来年生产中每亩可节约化肥、农药投入100元,生产出烟叶产量高、品质好。
如今,利川通过推广绿肥种植、烟菜轮作、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措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烟叶品质显著提升,烟农收入稳步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绿肥滋养沃土,科技赋能农业。在利川广袤的田野上,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烟草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