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加码“实体清单”,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纳芯微有望迎来突破机遇

日前,美国政府宣布了新一轮对华出口限制措施,将140余家中国企业加入贸易限制清单,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等多个种类的半导体产品。

对此,12月3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集体发布声明表示坚决反对。上述协会指出,美国政府随意修改管制规则,严重影响了美国芯片产品的稳定供应,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建议中国相关行业谨慎采购美国芯片,并且呼吁中国政府支持可靠半导体产品供应商的稳定发展。

受消息刺激,A股半导体板块于12月4日集体走强,板块内多只个股涨停。机构也于近期密集调研相关企业。中信证券认为,四大行业协会呼吁具有风向引领作用,后续其他行业也有望跟进,国内半导体产业整体国产化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低国产化环节的相关厂商迎来突破机遇。

行业需求旺盛

以汽车行业为例,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为600-700颗/辆,电动车所需的汽车芯片数量将提升至1600颗/辆,而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将有望提升至3000颗/辆,未来随着自动驾驶的继续演进,单车价值量还会持续提升。

据悉,根据实现功能的不同,汽车芯片产品分为控制芯片、计算芯片、存储芯片、传感芯片、通信芯片、模拟芯片、功率芯片。中信证券指出,计算类、模拟类、存储类部分细分赛道美系厂商仍占据较高份额,在汽车工业协会倡议下,地平线、纳芯微、北京君正相关本土芯片厂商有望迎来份额加速提升机遇。

据纳芯微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介绍,纳芯微在汽车领域持续布局,其中在汽车三电领域,尤其是电动车动力电机电控部分的驱动芯片,市场份额增长显著。此外,公司已实现大规模出货的产品包括多通道尾灯驱动芯片、磁电流传感器芯片以及部分接口芯片。

与此同时,纳芯微也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公司在业绩会上回应称,公司在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同时配备了相应的本地化服务的销售团队等,已经通过多家海外tier1客户的供应商认证,并且部分客户已经开始稳定供货。

得益于公司在汽车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汽车电子市场需求的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纳芯微汽车电子领域营收达1.96亿元,带动整体营收同比增长86.59%至5.17亿元。纳芯微表示,汽车电子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需求旺盛,在新能源车带动下,呈现新物料增长机会。

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内销与出口同比环比双增长。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30.2万辆,环比增长10.7%,同比增长56.5%,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1.8%,已连续三个月超50%;新能源汽车出口12.8万辆,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3.6%。

伴随政策累积效应持续显现,叠加车企及经销商年底冲刺,有助于汽车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中汽协预计后两个月车市仍将保持向上走势。

新产品加速放量

市场持续火热,汽车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作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供应商也势必加大力度,推出创新型产品。

纳芯微表示,今年,公司马达驱动类芯片和集成式电机驱动SOC芯片也开始在市场上取得头部客户的多个项目定点,预计明年将进入规模量产阶段并实现快速增长。明年公司将在座舱领域重点布局,预计会实现视频传输Serdes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音频功放芯片以及车载音频总线A2B产品的量产发布。此外,在MCU产品方向,针对能源和汽车电源领域的MCU主控类产品,预计将在年底至明年初正式推向市场。

MCU即微处理器,通过编程,MCU可以对外围接口进行配置和控制,从而实现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近期纳芯微已联合芯弦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该系列MCU凭借更加高效、功能更强大的实时控制能力和丰富的外设,使工程师能够在光伏/储能逆变器、不间断电源、工业自动化、协作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空调压缩机等系统中,实现皮秒级别的PWM控制,从而显著提升系统运行精度和效率。

伴随产品矩阵的不断扩充,纳芯微在汽车应用的单车价值将迈入新的阶段。根据纳芯微此前披露,公司预计至2024年底量产产品的单车价值量将超800元;目前所有已规划或者在研的产品若能顺利量产,量产产品的单车价值量可达3000元。

华创证券的研报认为,模拟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纳芯微公司作为国内汽车领域模拟芯片龙头厂商,正内生外延拓展产品品类。随着下游需求的进一步复苏叠加公司新产品的陆续放量,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长。

热门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