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财经
张樵
闪电
倩倩
颂文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金融机构业务升级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实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进而防范风险、降低成本,是金融行业面临的重要机遇,更是共同挑战。
对于广大的中小银行而言,上云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步骤,显然是突破地域局限、弥补自身短板的重要机会。优质的云服务,不仅意味着技术架构的革新,更是一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不能忽视的是,中小银行目前在上云和用云方面,还有着诸多痛点和挑战,银行业的“上云鸿沟”,还有待填补。那么,他们将如何借助“云力”转型升级,开出价值之花?
1、银行上云:独特性与迫切性共存
银行业上云,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数字化转型战略已上升到国家层面、金融强国战略正在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受相关政策鼓励、IT架构升级、业务模式数智化、自主创新需求驱动等多重因素影响,需要依靠新技术优化内部决策、运营流程和交易模式,为用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此前,银行业的IT建设经历了大型机、小型机和虚拟化等不同时期。由于业务模式的演进,云服务架构理念开始兴起,其包含的基础设施、平台服务、行业应用三个层面,为银行机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随着云计算与大模型的融合,云产品接入大模型应用,使云计算系统运维更加智能高效,通过AI大模型结合云业务,可以为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独特的优势与价值。
通过上云提升竞争力、丰富金融服务生态,已成为行业共识。因此,银行业上云,近年来呈现出了“大小并进”态势。目前,国内银行业上云、用云呈现出阶梯状分布,头部银行和大型银行的“上云进程”正在不断加速。
对于全国近4000家中小银行而言,上云显得尤为积极和迫切。云服务可降低IT支出和运维成本,更好应对业务波动带来的资源需求变化,云的弹性扩展和资源调配能力,可提高系统稳定性和业务处理速度,更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华为云与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联合编制的《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显示,国内中小银行云服务渗透率高达84%,而在尚未采用云服务的中小银行中,超六成表示有上云计划。此外,在过去三年,75%的中小银行云原生投入呈上升趋势。
然而,对广大中小银行来说,行业存在的“上云鸿沟”,是需要面对的痛点和挑战。
首先,头部银行和大型银行的资金、技术和用户规模优势明显,云服务能力十分突出。相比之下,中小银行在资金投入、技术水平和人才团队等方面较为有限。
而且,很多中小银行的IT架构和业务系统较为陈旧,相关的改造和数据迁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第二,和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不同,银行业上云有着更多的独特性,安全合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源于金融行业的特性,也源于监管机构的要求。
金融业的监管要求使得中小银行在上云时,必须确保业务操作符合各项金融法规。并且,数据安全也至关重要。为了保护数据,银行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这些要求对中小银行来说,增加了技术实施的复杂性,也提高了运营成本。
这些变化显示出,中小银行的上云和用云,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诉求更加复杂多样,需要有真正理解行业的云服务商协助填平“上云鸿沟”。
2、第一步上云,第二步用云
由于中小银行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能力面临着很大挑战,安全合规就成为上云的首要关注点。
《报告》显示,对于尚未上云的中小银行,合规性、数据安全性和服务稳定性是影响其上云的主要因素。
安全性因素占未上云考虑因素的30.8%,同时有23.1%的中小银行关注云服务稳定性问题。超九成的中小银行在选择云服务商时,更关注合规性,71.4%的中小银行更关注高数据安全性。
实际上,对很多中小银行来说,上云只是第一步,如何用云,让云成为自身业务的助力,才是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小银行在云化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包括交付能力、应用服务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企业对于在云环境中构建部署和管理应用的需求逐渐升温。
《报告》指出,中小银行上云应重点关注云服务商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弥补自身在技术水平和人才方面的不足。
显然,这些诉求对云服务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银行业是数字化转型的先锋行业,大量的IT服务商在加快了技术和产品的更新迭代时,全新的金融生态也被慢慢构建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身经百战”而变得更加成熟的服务商,将会重塑市场格局,形成“头雁效应”。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服务商,就是华为云。相比于竞争对手,华为云的产品线更加完整,能够给出全栈解决方案。
面对银行业的种种需求,华为云一方面打造安全稳定的金融云底座和架构;另一方面凭借技术积累聚焦行业应用,解决行业难题,助力客户实现业务升级。
这不乏典型案例。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的金融云平台,选择华为主机上云解决方案,全面承载全行业务系统。基于全行级云平台提供的全栈分布式云原生架构,可实现多样化的敏捷业务开发及部署,应用的开发上线周期可缩短到数周,业务上线后的变更操作也可缩短至30分钟,核心业务的每秒事务数总体提升20倍。
又如,某银行的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业务转型带来业务数量增加、用户数量快速递增的挑战,原虚拟化系统由于仅能提供基础IaaS能力,难以匹配业务发展需求。华为云为客户规划、建设了端到端的全栈自主创新的云平台,不仅实现了业务层的现代化,也强化了云计算平台边界层、平台层、应用层的安全能力建设,最终建成自主创新的云服务安全体系。
3、服务银行的云,应具备哪些特质?
在上述华为云助力中小银行上云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华为云具备的三大关键特质。实际上,这也是华为云为金融业客户提供服务时的独特优势。
第一是强大的安全与合规保障。面对金融行业的安全诉求,华为云基于鲲鹏和昇腾,打造韧性、敏捷、智能、自主创新的金融云底座,加速金融行业高效创新和智能升级。
华为云始终把安全、稳定、高质量放在第一位,为金融行业打造了六层韧性架构,包含应用层、数据层、计算层、存储层和华为云Landing Zone、华为云确定性运维。
同时,华为云构建1个安全运营中心+7层防线的“零信任”安全体系,目前已获得140+全球权威安全合规认证,并在全球拥有超过2000名SRE运维工程师,全天候守护安全稳定。
第二是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华为云具备全栈自研技术,在基础设施、分布式新核心(数据库、容器、中间件)、开发工具链、大数据平台和AI大模型等领域均保持技术领先,由此构成了优质技术服务的基础。
在数智化时代,金融行业不仅是数字化需求强烈的数据密集型行业,也是AI发力的重要行业。华为云盘古大模型5.0,在全系列、多模态、强思维三大方面实现全面升级,帮助实现场景与模型的最优匹配,满足上百个行业对大模型经济性和专业性的需求。
同时,为支持中小银行大模型的“百模千态”,华为云昇腾AI云服务整合大规模算力集群、计算引擎CANN、AI开发框架MindSpore、ModelArts AI开发生产线和ModelArts Studio大模型即服务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多元、高效的算力服务选择。
第三是对银行业务需求的深入探索。在金融行业具体场景中,华为云盘古金融大模型覆盖风控、营销、投研、动产质押、理赔、客服等领域,沉淀金融知识文档问答,跨模态内容理解与生成,多任务理解,代码生成/补全,智能化软件交互集成等五大能力,通过打造全岗位专家级助手,实现普惠智能金融。
华为云提供的昇腾AI云服务也为行业客户建设自身的企业大模型,提供即开即用的AI算力,有效支撑金融行业的持续创新。
国际权威分析机构沙利文近期发布的《中国行业大模型市场报告,2024》显示,华为云在金融大模型市场份额第一,在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领域具备卓越领导力。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华为云已服务于中国六大国有银行、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保险、证券客户,应用于全球500+金融机构,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可靠伙伴。
4、结语
可以说,一个行业的云化程度,将是该行业数字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正因为如此,上云成为银行业的趋势。
在这条充满机遇与可能性的赛道上,只有那些能够提供更加匹配的产品、基础设施和差异化解决方案的云服务商,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
从华为云为中小银行提供技术服务的做法和实践来看,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云服务助力银行业数字化变革的创新思路。
而这样的创新思路,将不断推动华为云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加速中小银行释放更大的数字化价值,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充沛的驱动力。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