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准时代鼓点舞出人民心声——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专场演出观后记

题:踏准时代鼓点 舞出人民心声——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专场演出观后记

日前,在建校70周年之际,北京舞蹈学院创排《舞向巅峰》专场演出,在一方舞台上铺展跨越时空、融通古今、荟萃中外的画卷,以力与美的交织完成情与韵的表达,诠释“为人民而舞,为时代建功”的价值追求。

大幕开启,便高潮迭起。

天地辽阔,民族的血脉在舞步间奔涌;激情绚丽,生命在阳光中跃动着希望——名为“大地”的第一篇章,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踩着激越的鼓点,伴着昂扬的乐曲翩跹起舞,各异风姿。北国的豪迈、南国的柔美、西域的高亢、东海的俏丽,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织就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族画卷。

这一篇章结尾堪称点睛之笔。唢呐领奏《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响起,胶东大秧歌领舞,身着各民族特色服装的演员手挽手,在陕北民歌《大摆队》鼓点的烘托下,自舞台左上至右下,沿着一条金光大道踏歌起舞,犹如一股中国风自西北而东南扑面而来,把炎黄子孙脚踏实地自信奋发、心向光明勇毅前行的恢弘气势展现得酣畅淋漓。

汉风唐韵,绘山河锦绣壮丽;舞韵悠长,展东方瑰丽华章。第二篇章的主题是“风华”。巍巍中华、煌煌炎汉,在舞者时而轻盈时而雄健的舞姿中,华夏五千余年风华尽现。表演借助“袖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意象表达多侧面叠加推进,舞出了词章千古,舞出了翰墨飘香,舞出了丝路花雨,舞出了敦煌飞天……然而,它既不是渲染歌舞升平,也不是称颂文治武功,而是讴歌百姓创造的丰厚积淀,赞叹人民江山的大气磅礴。

第三篇章《绽放》由芭蕾舞剧《吉赛尔》《天鹅湖》《胡桃夹子》《堂吉诃德》、歌剧《卡门》、俄罗斯民歌《卡林卡》的音乐元素融合编配而成。它与第四篇章《冠军》在逻辑上是递进的。学习借鉴芭蕾、弗拉门戈、踢踏等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优秀舞蹈门类,是丰富中华舞蹈文化的必经之路。舞步轻扬,展开翩跹的翅膀;向上飞翔,绽放璀璨的光芒。足尖上的探索是一条艰辛之路。起初,我们如含苞的蓓蕾、待嫁的新娘,娇嫩而羞涩,而后落落大方,无惧千帆竞逐,我自气象万千。原因何在?当川剧的变脸伴着恰恰、探戈的舞步呈现于舞台之上,一切豁然开朗——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便能创作出“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穿插于各篇章之间的是四段创意情景表演,分别名为“亮点”“观点”“焦点”“支点”。青春舞者们用时而灵动时而凝重的肢体语言,表达了他们的艺术思考——从火热的生活中探索亮点,从理性与感性的撞击中确立观点,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汇处锁定焦点,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找到支点,舞出人民情怀,舞出时代风采,舞出中国气派。

诚如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所言,“‘舞向巅峰’不仅彰显着学院派的艺术表达,也展现着深刻的精神价值——北京舞蹈学院不是孤悬于世的象牙塔尖,而是开放的,与历史、与人民紧紧相连的广阔天地。”

专场演出的主题在第五篇章《母亲》优美的韵律中升华。远行,是转身告别时,那带着祝福的双眼;母亲,是奔向起点时,那翘首以盼的身影;重逢,泪水模糊了双眼。年轻学子们饱含深情的倾诉,既是对培育自己的母校,也是对孕育艺术的土壤,更是对滋养生命的大地。

落幕处掌声雷动,眼眸中有泪光闪动。

热门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