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2024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拉开帷幕。开幕首日,在“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主题之下,第17届论坛的全球性和前沿性一下子迸溅开来。
会场外的TR35展示。 澎湃新闻记者?蒋乐来?图
在会场二层,举办开幕式的会议厅外,《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评选有自己的展示窗口。色彩各异的展示板上,是一张张历届入选者的面孔和他们的个人介绍、研究方向。尽管2024年亚太区入选者的发布将在论坛第三天进行,但展示物料很自然地把一个超越于TR35本身的概念推了出来——科学界的“面孔”。
面孔的意义是将一切概念具像化,由此去观察,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开幕首日可以注意到三类面孔。
等待嘉宾点咖啡的人形机器人“小惠”。 澎湃新闻记者?蒋乐来?图
机器人的面孔,一种关于未来的具现
刚走进张江科学会堂,就可以看到人形机器人“清宝”站在综合服务台边,“未来感”的躯体,拟人而逼真的面部和手部。一声“你好,清宝”就可以尝试简单地和她进行对话,获取信息。
主会场外,另一位人形机器人“小惠”在一个小吧台后接待着往来嘉宾,只要说“给我一杯咖啡”,“小惠”便会拿着杯子接好咖啡,再递到顾客面前。在“她”身旁,屡获国际大奖的机器人咖啡COFE+也同样在营业中,可以制作50多种饮品,还能调节温度、浓度、甜度等,早已是全球知名的全智能?咖啡机器人。另一处角落里,名为“小江豚”的机器人也随时待命,能够根据嘉宾需求引导前往会场。
具身智能作为近年来最为火爆的未来产业方向之一,从全身关节的灵活性到面部表现的逼真性,无疑在视觉效果上尤具未来的代表性。从这些机器面孔看到本届论坛,更多关于未来和创新的研究在被分享,首日论坛便已涉及基因研究、量子计算机、可再生能源、缪子成像等多个方向,未来两日还将有更多领域的专题论坛。
胡德在主论坛作主题演讲。 主办方供图
国际化的面孔,作为论坛全球性的确证
300余位来自国际组织、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专家与学者,其中境外面孔的比例占到40%以上。“国际人类表型组:表型组与精准医学”专题论坛的举办在开幕式之前,由中国最先联合国际学者发起的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既诉说着中国在未来科学探索中的领跑地位,又凸显着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在表型组学基础研究领域,复旦大学等国内科学团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达成四个“全球第一”。美国四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勒罗伊·胡德(Leroy Hood)评价“上海是全球三大表型组学研究中心之首”。胡德被誉为“系统生物学之父”,他同样在论坛上呼吁加强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健康应该是普罗大众的,是每个人都应该享受的权利。在健康这样的科学议题上,各国政府应当加强合作,促进交流,来加速数据驱动的巨大的健康机遇。”
开幕式上,除了胡德以外,致辞和演讲嘉宾中不乏来自英国、马来西亚、匈牙利的面孔。大家或是谈神秘的缪子和微观世界,或是谈基因和生命奥秘,但总绕不开推动国际合作创新,以应对全球的挑战。
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宾国,匈牙利在专属的展示区域打出了“创新托举未来”的口号,更是向所有与会嘉宾以生平展览的形式介绍了一位匈牙利面孔——该国第一位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塔琳·考里科。卡塔琳·考里科专注于研究核糖核酸介导机制,并对建基于mRNA技术而产生的疫苗作出贡献。她与Drew Weissman共同研究以mRNA改变细胞功能用于治疗,更发现此技术不但可促使人体生成各种蛋白质药物,还可用于制造疫苗抗原。
首场青年创新讲坛。 主办方供图
青年人的面孔,引领创新的活力
和卡塔琳·考里科相似,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所从事的研究也与RNA相关。围绕着人体内的RNA剪接过程及其执行者“剪接体”,白蕊致力于搞明白剪接过程的内在机理,从而理解因为剪接异常或错误导致的疾病致病原因为何,由此进一步指导针对性的药物开发。
今年,主论坛扩大了青年特别讲席,1992年出生的白蕊得以在台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师从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她,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就五登《科学》,三登《细胞》。2020年,年仅27岁的她获得了欧莱雅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接受媒体采访时,白蕊表示对她来说科研是事业而非工作,并鼓励青年科研工作者要放下包袱,少想多做。
不论是从白蕊的经历来看,还是从将要发布的TR35亚太区入选者名单来看,青年中的佼佼者正在科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甚至争当主角。
与白蕊同台分享的,还有来自马来西亚的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学者许金祥。许金祥的重点研究对象是缪子,重量是电子的200倍,同时有自己的磁场,还具有高穿透性,能穿越10公里厚的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对于微观世界的研究,许金祥同样在分享中表示,国际合作可以推动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跨学科合作可以把基础研究变成实际应用。
据媒体此前报道,许金祥的团队10人左右,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尼泊尔等多个不同国家,“国际范儿”显露无遗。而也是在论坛开幕首日,青年创新讲坛正式开始,这个今年首创的专为“青年之声”打造的舞台也被点亮。首期五位嘉宾来自多个不同国家,围绕“创新无国界 全球共创新”的主题展开对话,谈及机器人、能源、数据等多个领域。
由此也足见,这三类面孔和其表征背后的未来性、全球性、青年性从来都彼此交织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经由浦江创新论坛这样一个统领性的平台,展现科学创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