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新时代|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记中国科学院分子细

闪光新时代|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记中国科学院分子细

“这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既是对我们过往努力的认可,更是一次鞭策。未来,我们要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将创新的科研进行到底。”李劲松今年53岁,几乎一头白发,但听他聊起科研,言语之间总是焕发着活力与激情。

作为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长,李劲松深耕生命科学领域已有30余年。从带领研究团队建立小鼠类精子干细胞技术,到提出并推动基于类精子干细胞技术的基因组标签计划,他始终怀揣着对科研的好奇心,并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李劲松 受访者供图

奇思妙想点亮科研之路

谈及科学研究,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与精确的实验技能。当然,这是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但李劲松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开拓性成果,却是源自他的奇思妙想。

在生殖发育生物学领域,传统的遗传改造存在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即无法直接精准地改造配子细胞的遗传信息。李劲松率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从只携带精子遗传物质的胚胎中建立了“类精子干细胞”,再将其注入卵子,最终产生了健康的小鼠。

“卵子单倍体细胞是否也拥有类似的潜力?”为了探寻这一可能性,李劲松和研究团队深入探索,最终从卵子中找到了能够代替精子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孕育出了“没有爸爸”的健康小鼠。“这种技术可称为‘半克隆技术’,能够精准改造能替代精子使用的类精子干细胞,通过‘受精’就可以‘一步到位’产生相应的动物模型。”

李劲松介绍,类精子干细胞能够在多个应用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比如,在基因层面,可以利用类精子干细胞对复杂疾病进行快速模拟。无论是单基因突变疾病,还是双基因突变疾病,甚至是多基因突变疾病,都可以实施精准改造。

而这一切,最初只是始于对“类精子干细胞”的想象而已。“有时候,科研就是一个依靠想象力、创造力,发现别人无从洞察的研究方法和角度,再通过缜密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猜测的过程。”李劲松说。

在首创类精子干细胞介导的半克隆技术基础上,李劲松提出并推动基于该技术的基因组标签计划,获批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加速了蛋白质功能和机制在体动态研究,为揭示生命现象本质提供了重要研究平台。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缺乏一个标准化的在体、实时、动态的研究体系。”李劲松说,基因组标签计划的目标是为每一个在体的蛋白质配备一个清晰易识别的标签,借助这些标签,就能够更精准地研究和理解蛋白质的行为。“类似于给地球上每个人配上手机,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识别和跟踪。”他打了一个比方,“地球就如同生物个体,人是个体内的蛋白质,手机是标签,北斗导航是标签识别器,由此让蛋白质在体研究变得简单、高效和标准化。”

注重全方位培养科研人才

“如今,全方位培养科研人才是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导师,李劲松深知为国家培养生命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至关重要,“我始终将学生的兴趣点放在首位,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勇于创新。我也注重他们基础技能的掌握,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技术,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致力于打磨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呈现能力。”李劲松说,实际操作能力是科研人员的基本功,只有亲自动手、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呈现能力则是科研人员向外界展示研究成果的关键,他们需要清晰、准确地传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认可。

在李劲松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生命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其中7人已成长为独立项目负责人。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更拥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我国生命科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热门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