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走”出安全 更“走”进民心
一条路,虽短,却关乎数千名职工的出行安全;一次改造,虽微,却折射出城市治理的用心用情。新华北路一段曾经的“险途”,如今在政企协同发力下,完成了从“人车混行”到“安全畅行”的蜕变。
“以前这条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左转的时候交叉转弯。”
“以前走这条路提心吊胆,大卡车过来带来的风感觉到特别害怕。”
新华北路东兴铝业南侧路口,曾是园区通勤危险地带:非机动车道断头、混行时速差大、左转无专用信号灯、南北向车流频现“抢行大战”。
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这一问题后,相关部门迅速响应,面对前期权属争议等难题,政企高效联动,合力破局,最终确定改造方案,对东兴铝业南侧路口段东侧的沙石路段实施平整硬化,铺设非机动车道,并增设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
“通过交通信号控制,采用单边放行的措施将汇入此路口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权在时空上进行分离,减少冲突点,提高安全性,同时增加单向车道的通行效率。”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交管科民警张新仁说,这条非机动车专用道,像一条安全的“生命线”,有效实现了人车分流。配套的信号灯,规范了路口秩序,大幅提升了早晚高峰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从根本上解决了骑电瓶车人员通行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也感谢嘉峪关市政府地企合作,真正做到了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东兴铝业公司战略发展办公室总经理苟辉说,这看似寻常的一条路,却承载着数千职工的通勤安危。
这条路很短,短到用不了几分钟就能走完;它又很长,长到足以丈量安全期盼的份量,连接起民心与责任。
现在,每天早、晚高峰时段,非机动车辆正从这条新铺的不到2米宽水泥路上安全有序地通过。“对嘉北工业园区这边上班的所有职工来说,就是我们的一条幸福路。”东兴铝业公司职工袁悟释由衷地说,它解决了北区很多职工上班的安全问题。
这条路,普通人走完需要180步,而嘉峪关市为了让这条路安全畅通,走出了听民声、聚合力、破难题的关键几步。从留言板到斑马线,从“人车混行”到“各行其道”,这几步走下来,解决的看似是“脚下路”的小问题,折射的却是倾听民声、响应民意、解决民忧的大情怀。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子工程”,而是点滴积累的“里子功夫”。在嘉峪关,幸福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景,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